获得感更强、幸福指数更好 咱们幸福的笑脸会越来越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今昔对比,重庆人民相信,咱们幸福的笑脸会越来越灿烂。
交通变捷
40年前,下乡插队要走两天
现如今,半天时间就能到了
“粮票、布票我们都经历过,当时条件好差哟。”昨日,60岁的朱先明在渝中区国贸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与30多位邻居以及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
听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内容,朱先明与邻居们一起回望过去。她从手机里翻出了40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是她在乡下当知青时住的泥墙瓦屋。
她说,改革开放这40年来的变化太大了,特别是在交通和吃住生活方面。
1975年,17岁的朱先明到忠县金鸡公社综合4队(现金鸡镇白龙村二组)落户当了三年知青,1978年返回重庆主城区工作。她说,当时从重庆主城区到下乡的知青安置点要两天时间,先是在朝天门码头坐轮船坐到天快黑了才到忠县县城,在县城住一晚上,第二天又坐客车到公社,县城到公社的客车一天只有一班,然后又步行走七八里山路才到知青安置点。
“现在好了,从重庆到原来的下乡知青安置点只要半天的时间。另外,重庆的交通也迎来了大发展,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越来越方便。此外,过去很少能吃到肉,现在想吃啥就吃啥,天天都像过年。”朱先明感慨地说。
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环境变美
几十年前,大渡口被称为“灰城”
现在,昔日“灰城”变成了“绿城”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也越变越美。”昨日,在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后,大渡口区新山村小区的田桂兰心情振奋,她最大的感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总结。“我生活的地方,曾经‘脏乱差’,如今环境改变巨大,越变越美。”
67岁的田桂兰是重庆冶金轧钢厂退休职工。她印象里,几十年前,主城的环境始终都是灰色的,满城都在炉火与烟雾中,抬头看见的只有灰蒙蒙的天空。“那时的大渡口,也被人们成为‘灰城’,可想而知当时的环境有多不好了。就是因为环境不好,亲戚朋友都不喜欢到我家串门!”
田桂兰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以前她居住的重钢家属房,大部分配套设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背街小巷问题频出,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通过清洁、维护及部分外墙涂装进行重装,对生活区暴露垃圾、立体垃圾、卫生死角、牛皮癣等进行清理,重钢家属区“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干净、清爽、整洁”的市容环境成为常态。
1986年,大渡口公园建成开放。开园当天,田桂兰和老伴带着几个孩子前去凑热闹。后来的中华美德公园、思源公园逐渐开放,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同时,大渡口的绿色出行也更加便利,过去大渡口区只有一条主干道与九龙坡和渝中区连通,这些年来,特别是轨道2号线、西城大道开通后,大渡口20多分钟就可直达解放碑。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鱼洞并和3号线转换。
如今,“灰城”成为了历史,大渡口变成了一座“绿城”。田桂兰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定期在辖区开展义务巡逻,为“绿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养老变优
以前,养老服务主要靠子女
现在,老年人生活多姿多彩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很多老年人从独居生活转变为优居生活。在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的老吾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郑昕,便感受到了大家关于养老方面的转变。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养老服务上从很多方面都有了变化。”郑昕介绍,经济方面,以前子女们提供的经济支持是父母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这些年人们对于养老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老年人有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如今大都是象征性的,而父母也会以各种形式将这些支持返还给子女。也就是说,大多数老年人如今都享受到了养老金待遇,有了自己的固定收入,比起以前单纯地靠子女赡养,现在的老年人生活不仅减少了整个家庭的压力,也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生活照料方面,以前子女主要为父母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生病时的照顾。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子女忙于工作,父母生病时子女也往往不能给予照顾。“如今,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在这里可以获得食宿、医疗保健、护理、娱乐活动等方面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郑昕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以前老年人被送到养老院常常被认为是子女不孝,如今不少老年人会主动提出去养老院,只因为那里可以有更多的老年朋友,也能得到更好地照顾,让在外的女子能够安心工作。
郑昕说,改革开放以来,养老机构不仅能够给予老人物质生活的改善,在老人的精神世界方面也能得到极大的充实。健身房、阅览室、书画室……老年朋友一起聊天下棋,娱乐生活大大丰富。
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住房变大
30多年前,住土墙房人均只有3平方米
现在,一家人住上了150平方米的楼房
69岁的徐竹稀,是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梅家梁社区居民。昨天吃完早饭,她早早打开电视,等着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我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住房的变化。以前我们家房子是土墙,人均3平方米,现在我们老两口住的楼房,面积也很大,有150平方米。”徐竹稀说。
“就像总书记所说的,我们住有所居。”说起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徐竹稀感慨颇多。
30多年前,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徐竹稀干起了个体户。“刚刚从乡下回来时,没有住房,和父母合住一起。不仅房子是土墙房,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算下来人均只有3平方米左右,挤得很。再加上这间房子白天要卖东西,需要隔断。晚上又要将商品收好,腾地方睡觉,生活起来很不方便。”
就这样,徐竹稀一家一直住到弟弟妹妹们相继参加工作,“他们单位分配了住房,家里才稍微住得宽敞了一点。”
2007年,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徐竹稀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商品房,“2008年就搬进去了,这是我家的第一次换房,住房的面积、生活配套的厨房、卫生设施等,比原来提高了一个档次,再也不必被夏天的潮热和冬天的寒冷困扰了。”说起这次搬家,徐竹稀就掩饰不住喜悦。
“全家人住上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楼房,对家中陈旧家用物品也进行了大淘汰,买了新彩电、冰箱、电话、电脑这些家用电器,而且有了专用的书房。我以前想都没想过。”徐竹稀说。
在新家,一切都是新的。“家周围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居民小区内不但有花园式的绿化带,小区周围银行、商场、超市,生活各种方便。”徐竹稀说,她家的幸福生活只是亿万个家庭的缩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国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地改善着,一步步地奔向小康。”
现在,好多事坐在家里就能解决,“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还会更好!”
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务工变活
过去,来主城打工,租房住经常搬家
现在,住上公租房,满满都是幸福感
上世纪90年代,垫江的徐维琼来到重庆主城打工。“以前从主城回垫江需要转几次车,大半天才能到家。现在交通太便捷了,回家只要一个多小时了。”47岁的徐维琼说,改革开放40年交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我从主城回垫江需要坐客车6个小时,那时候还没有高速,走的是国道,需要过长寿。到了垫江县城,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村里,路上坑坑洼洼,到了村里还得走一段路回家,出行十分不便。而现在不仅通了高速,连村里也通了公路。现在自己挣了钱,回家就自己开车,从主城出发到家也才一个半小时。”徐维琼说,不想开车还可以坐高铁,到垫江只需要50分钟。
“以前觉得离家好远,现在感觉回家很快,聊着天就到了。”徐维琼说。
对于进城务工的徐维琼来说,租房搬家也是一大问题。“以前没有公租房的时候,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没有保障,租房搬家是常事。”徐维琼说,现在有了公租房,公租房里面的环境比一些老旧商品房还好,只要按时交租金,想住多久也没人赶你走,大家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重庆晨报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