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桥梁协会首任会长顾庭勇:
“天堑变通途” 重庆从江河阻隔到“中国桥都”
76岁的顾庭勇曾任重庆市桥梁协会首任会长。改革开放后,重庆的首座城市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是他参与建设的第一座桥梁。改革开放40年来,他见证了重庆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是重庆成为“中国桥都”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
昨天早上,顾庭勇打开电视机,全程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每一段话、每一个镜头,都让他心潮澎湃。
改革开放后重庆桥梁史开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堑变通途’这句话。”顾庭勇说,作为一个桥梁建设者,对这句话的感受非常深。正是一座座桥梁的修建,让重庆打破长江、嘉陵江的阻隔,成为了“中国桥都”。
看着电视上播出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顾庭勇的思绪也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
1960年,白沙沱长江大桥(又名小南海大桥)竣工,这是一座铁路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的第二座长江大桥,也是重庆最早修建的跨长江大桥;1966年,工期几度延长的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在历经8年之后,终于竣工通车,这座桥梁跨越嘉陵江,成为我市第一座城市跨江公路大桥。
1978年之前的重庆,两江之上只有这两座桥;1978年之后,重庆每年在建的跨江桥梁都有好几座,无论是桥型还是数量上,已堪称桥都。
1965年,顾庭勇从同济大学毕业,分配到重庆。此后的12年里,重庆没有造一座跨江大桥,这让专攻城市建设专业的顾庭勇颇感郁闷。
“现在看来,正是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重庆桥梁史才真正开篇,重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参与首座长江公路大桥修建
1977年11月,重庆长江大桥(也称“石板坡长江大桥”)开建,顾庭勇终于得到实践机会。这是重庆横跨长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桥,这座大桥的建设,给顾庭勇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很多重庆人都参加了义务劳动,珊瑚坝上,经常是万人齐聚,很多市民还记得“万人齐碎鹅卵石”的盛况。
当时的顾庭勇,是6号墩施工负责人。顾庭勇说,大桥提前半年完工,于1980年7月1日通车,向党的生日献礼。顾庭勇也慢慢从一个技术人员,成长为桥梁建设管理者,先后担任市建委副主任、重庆市桥梁协会会长。
顾庭勇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之后,思绪万千。“改革开放40年成果巨大,我们身处其中,是经历人、见证人、受益人。”顾庭勇说,改革开放后,重庆的城市建设、桥梁建设突飞猛进,让人很自豪,“中国桥都日新月异,真正让天堑变通途。”
现在,顾庭勇虽然年过七旬,仍然很关心桥梁建设。“每一次有桥梁通车,我还是习惯去走走、看看。”顾庭勇说,大家还肩负着历史使命,现在是“进行时”,还要“再出发”。
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