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武术 搬家到长春接受正规训练
1974年,朱启辉出生在重庆梁平文化乡双新村。在他的记忆里,家在大山深处,到镇里至少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甚至从他出生到10岁,村里都没有通电,只能用煤油灯。
父亲是个练家子,为人正直,邻里有事都会请他去解决。8岁时,朱启辉看见父亲使用绳镖觉得很有意思,第一次产生了学武术的念头。
“山里的孩子没有什么娱乐,就打打闹闹满山跑。”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成了朱启辉整个童年最期盼的事。“我看了一部片子叫《神秘的大佛》,就开始模仿。”打那以后,他更加迷恋武术,就连去山上放羊也会扎马步,手里抓一把石头,一颗一颗地扔,扔完了才允许自己站起来,“有一次练完起来后,发现羊不见了。”朱启辉笑了笑。
小学时,朱启辉随父母搬家至长春。从小山村到大城市,朱启辉有了更多机会接触武术。
从初中开始,朱启辉前往长春体校,接受正规训练。学校的武术课从晚上6点开始,朱启辉总是5点过一点就到了。即使到了冬季赶上大雪天,朱启辉也不曾迟到过。在这里,朱启辉学会了地躺拳和醉拳等功夫,课余时间,他常在公园练拳,期待在武术方面有更深的造诣。
机缘巧合成为少林弟子 随团出国表演登上大舞台
一次,朱启辉在公园练拳,一位路过的僧人驻足观看,见朱启辉基本功扎实,建议他去少林寺武术学校学习,并表示可以引荐。
得到家人同意后,16岁那年的暑假,朱启辉来到了位于河南嵩山的少林武术学校。在这里,他度过了2个月的艰苦时光——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跑步40分钟后,再练功一两个小时。三餐后也不休息,继续练功,直到晚上统一熄灯。
尽管学校安排的练功任务已然繁重,朱启辉仍不敢懈怠,连刷牙时都在压腿。“尽管辛苦,但非常充实。”朱启辉说,为了追逐武术梦想而努力,他感到非常快乐。
2个月的训练结束后,朱启辉回到学校上课,思前想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到少林寺继续深造,“我一直梦想仗剑走天涯,要靠武术打出国门,想拍电影,所以必须在武术上更进一层次。”再次上山,在教练的推荐下,朱启辉拜师原少林寺武僧队总教头释德扬。
成为真正的少林武僧,练功比从前辛苦了数倍。朱启辉至今仍记得,练习铁头功的第一步需要用头顶墙,继而再用头撞墙。一遍一遍,反复成千上万次,疲劳受伤是家常便饭。“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再苦也要坚持。”在同门师兄弟的鼓励下,朱启辉坚持了下来。
1993年,朱启辉随团来到纽约,第一次出国表演。“在一个很大的体育馆里,上场下场的时候那个尖叫和呐喊声,现在都忘不了。”朱启辉暗想,外国人对武术这么热情,能不能有一天,自己把武术带到国外去,教外国人练武术?
随后的几年,朱启辉多次出国表演中国功夫,每到一国都受到礼遇。2000年,他经人推荐,前往香港演电影。3年时间里,尽管他很努力,多次与明星大腕演对手戏,却无奈没有机会出演主角。3年后,朱启辉离开香港,继续飞赴世界各地表演武术。
定居西班牙 开办武术学校洋弟子遍及世界各地
2007年,朱启辉第三次到西班牙演出。“这里演出的氛围很好,人们很热情,气候也很舒服。” 这一次,他决定留下来。他先后考察了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三个城市,最终带着全部积蓄定居瓦伦西亚。
尽管居住在国外,朱启辉仍保持着每天身着中山装或唐装的习惯。一天,他走在街上,一位曾看过他表演的西班牙当地人认出了他,推荐他到当地一所职业学校担任武术老师。有了工作,朱启辉渐渐打开了知名度,当地电视台曾找他采访,还邀请他上电视表演节目。
有了些名气,朱启辉决定自立门户,在西班牙开办武术学校。他任职职业学校的12名学生成了武术学校的首批弟子。
武术学校刚成立时,朱启辉还不懂西班牙语,遇到不少麻烦。有一次,学校来了几名警察,用西班牙语说了一通,给朱启辉开了一张140欧元的罚单。“后来我才弄明白,是需要贴一张许可证。”朱启辉有些委屈,许可证他有,但不知道要贴出来,“如果我懂语言,能随时沟通,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朱启辉一夜未眠,决定学好西班牙语。他找到一位弟子,两人达成协议,朱启辉不收武术学费,对方每周免费教他2小时西班牙语。从此,朱启辉把西班牙语书复印了三本,一本放家里,一本放学校,一本放厕所,有时候,竟然坐在马桶上背单词。
经过努力学习,不久后,朱启辉就能用流利的西班牙语和人交流,武术学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目前,学校有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等世界各国的100多名学生。算下来,包括武术学校的弟子在内,朱启辉教过的洋弟子已有上万人。
欲回渝开办学校 帮助更多重庆武术爱好者跨出国门
2010年,伦敦皇家剧院一位导演慕名找到朱启辉,称几年前曾看过朱启辉的演出,想邀请他参加歌剧《阿依达》的武术演出,并担任武术培训师。
这是朱启辉第一次尝试在西方艺术中融入武术元素。他发现,伦敦皇家剧院以前编排的中国功夫动作全部是日本剑术动作,在他的建议下,导演将其全部改为中国南刀、南拳、少林枪、太极拳等经典动作。出于对朱启辉的信任,导演将武士演员的挑选培训权都交给了他,经过为期一个月手把手的培训,中国功夫第一次真正融入欧洲歌剧中,在伦敦皇家剧院演出12场,在当地引发轰动。
2016年,朱启辉受西班牙瓦伦西亚皇后歌剧院之邀,担任《阿依达》武术指导并且参演。这一次,朱启辉在剧中加入了更多中国功夫元素。
参演了几次歌剧之后,朱启辉有了新点子:“我生活在西班牙,这里有弗拉门戈,二者有相似之处,都是亦动亦静,有阳刚也有柔和。何不把中国功夫融入到西班牙的主流艺术中呢?”
于是,在当地舞蹈家帮助下,他开始了解弗拉门戈的背景和特点,探索如何把中华武术的阳刚雄健与西班牙弗拉门戈的火爆浪漫融合在一起。
由朱启辉自导自演的《武之禅》就这样诞生了。2016年,他邀请西班牙著名舞蹈家茱莉亚•格雷科斯共同排演《武之禅》,舞蹈融合了中国功夫和西班牙弗拉门戈,讲述了一位华人功夫少年和一位西班牙女郎的爱情故事。《武之禅》首演时,吸引了1000多名观众到场观看,观众中不乏西班牙当地名流,不少当地媒体还对演出进行了报道。
目前,朱启辉在致力于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同时,还把自家世代相传的朱氏软枪——绳镖加以总结弘扬,希望使其成为一个新门派。另外,他还尝试把太极和少林功夫结合起来,创建一套适合西方人且具有朱氏特色的健身防身之术。
对于选择武术这条道路,朱启辉从不后悔。“武术从爱好成了事业,我觉得很幸运。”接下来,朱启辉计划做资源整合,回重庆开办学校,让更多重庆的武术爱好者跨出国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重庆,爱上重庆。
- [重庆晨报]朱启辉:把中国武术融入欧洲歌剧
- 朱启辉,从梁平山里走出的崽儿,除了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开办了一家600多平方米的武馆外,还时常赴欧洲各国进行武术讲座,与欧洲各国的广大中国武术爱好者进行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影视剧的拍摄。

逐梦他乡重庆人

重庆微发布
摘要
受父亲熏陶,重庆人朱启辉8岁接触武术,16岁进入少林武校学习,不久拜师原少林寺武僧队总教头释德扬。武术对于朱启辉而言是爱好,更是事业。凭借一身过硬功夫,他曾“打”进大银幕,登上多个国际舞台,如今的他在西班牙开辟新的事业,把功夫搬上西方歌剧舞台,让中国功夫与西班牙国粹弗拉门戈激情碰撞。鼓点响起,灯光照亮,舞台上,朱启辉与西班牙著名舞蹈家演绎着自导自演的《武之禅》,让更多西方人近距离感受中华武术魅力。
audio://live.cqnews.net/vod/data/video/201703/27/a86ce966-4f82-48e3-e4c5-a2a5bc54c6cb/transcode_d23be4e1-e54d-bf5f-a588-4e31e785.mp4|ld://live.cqnews.net/vod/data/video/201703/30/58dcf14a-125e7-d96e-4e8e-87a8c85a/transcode_26bb5bbc-8007-639b-6b84-77f7b1e6.mp4,ld://live.cqnews.net/vod/data/video/201703/30/58dcecc4-125dc-f2e0-47ad-ae1c3355/transcode_7dd43f8a-27ed-b77a-9e46-70a66560.mp4
http://zhumeng.cqnews.net/zumeng/yangqihui20170330.mp4,http://zhumeng.cqnews.net/zumeng/yangqihui.mp4
重庆之声报道
重庆卫视完整报道
重庆卫视完整报道
重庆日报报道
重庆晨报报道
网友评论
联系我们
1、人物征集热线:023-68615657
2、人物投稿邮箱:zmtxcqr@126.com
版权声明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原创策划出品,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0:00:30

逐梦他乡重庆人

重庆微发布